单 位 简 介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系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于1959年创建,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保存物种最多的植物园之一。该园位于东经101°25′,北纬21°41′,海拔570米,年平均气温21.4℃。
该园地处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座落在澜沧江(湄公河)重要支流罗梭江环绕所形成的葫芦岛上,占地1100余公顷。在云南省省会昆明市设有分部。
在版纳植物园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数次的体制调整。1996年9月,为了建设我国西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版纳植物园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划出,与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合并组建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园内还设有园林园艺部、旅游服务部等部门,从事植物引种保存、园区景观建设、科普教育和旅游服务等工作。目前已建有棕榈园、榕树园、龙血树园、苏铁园、民族文化植物区、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等35个专类园区,收集保存植物种类达12000多种。目前,数字化植物园工作在中国植物园中处于领先地位。
版纳植物园以保护生物学和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学为学科发展方向,以热带植物资源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科研任务。其目标和任务是:立足云南,面向我国西南(主要是热区)和东南亚,以热带、亚热带过渡区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为基础,探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物种濒危机制,为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版纳植物园设有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和民族植物学与资源植物研究中心 民族植物学与资源植物研究中心,包括了24个研究组,建立了野生珍稀濒危植物种子库、两个国家级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台站(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观测站)、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热带植物标本馆、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科技信息中心等科研支撑系统。
五十年来,完成科研项目900余项,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成果奖 88项、其它成果270余项,发表在《nature》、《PNAS》等学术期刊上的论文2000余篇,申请专利近50项,授权专利24项,主编出版专著50多部。目前每年发表SCI论文80余篇。
建园五十年来,版纳植物园已和5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先后被评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和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中外游客60万左右。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视察指导。通过五十年的发展,如今的版纳植物园已成为集科学研究、种质保存、科普旅游和科技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版纳植物园现有在职职工30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3人,包括研究员21人,副高级人员4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8人,具有硕士学位者50人。外籍工作人员7人。
联系方式
地 址: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88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联系部门: 研究生部
联 系 人: 周双云 杨 振
电 话: 0871-5160966
0871-5122278(昆明) 0691-8715454(版纳)
传 真: 0871-5158882 0691-8715070
邮 编: 650223 666303
邮件信箱:zhousy@xtbg.ac.cn yangz@xtbg.ac.cn
网 址:http://www.xtbg.ac.cn/Student/